{{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EMI大師原典83】莫札特:安魂曲、布魯克納:感恩讚歌 / 珍奈蓓克(次女高音)、蓋達(男高音)、費雪狄斯考(男中音) 巴倫波因(指揮) 英國室內樂團
★留聲機:「神怒之日」中的節奏和音量只能用出神入化來形容,而「奉獻」一段則以極慢的速度來進行,可以說是虔誠至極。巴倫波因更有四位無與倫比的獨唱家,再加上一流的合唱團,和深明莫札特演出藝術的管弦樂團…這真是一份不容小覷、讓人興奮又極其優美的演出。
這份錄音完成於一九七一年,指揮的是鋼琴家巴倫波因,這年才只有二十八歲,但莫札特音樂正統風格,他卻可以堪稱是同輩中無人能出其右的佼佼者。當時他一人身兼數職,全力灌注在莫札特音樂的鑽研上,一方面灌錄莫札特鋼琴協奏曲和獨奏曲全集(身兼鋼琴獨奏和指揮),另一方面則在灌錄莫札特後期交響曲的錄音。由於這些經驗,讓巴倫波因勇於道出尋常指揮所不敢言:以小編制樂團演出莫札特。一九七零年代的歐洲樂壇,還沒有接受古樂觀念的全面洗禮,因此一些老一輩指揮家像貝姆和卡拉揚等,都還使用大編制演出莫札特,但巴倫波因則已有先見之明,再加上他從鋼琴協奏曲與莫札特歌劇的指揮上的親身體驗,知道莫札特詮釋在小編制樂團上更見美感,藉此他想要效仿心目中偶像福特萬格勒的演出風格。而這份莫札特安魂曲可以說就是巴倫波因心目中莫札特風格的集大成:戲劇張力十足、卻同時又極重結構與和聲鋪陳,兼得理性與感性之最。片中另一份布魯克納的感恩讚歌錄於一九六九年,原是和巴哈聖母讚美歌一起發行的。這份錄音是巴倫波因生平第一次與布魯克納音樂的接觸,他顯然是刻意藉由此曲來熟悉布魯克納,因為立志要成為指揮大師的巴倫波因,在幾年後就要率領芝加哥交響樂團完成布魯克納交響曲全集的錄音。這份演出,正可以讓我們看到他採用極度精鍊的德意志知識份子風格的演出模式,與一般指揮不同的地方。
曲目:
1-14 莫札特:安魂曲
15-19布魯克納:感恩讚歌